曾国藩到底是清官还是贪官
一想到清官,我们脑海中总会浮起"囊橐萧然"、"贫不能殓"这样容易引动人悲情的词汇。似乎所谓"清官",必须"清可见底"。朱元璋时的弘文馆学士罗复仁雇不起小工,自己登梯粉刷墙壁;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海瑞,则要靠在官署内种菜以维持生活(《明史》)。
以此标准,曾国藩算不上清官。他入仕之前,曾家是小地主。而曾国藩晚年,曾氏家族已经是湘乡巨族。曾国荃富甲一方不说,曾国藩也无法保持寒素面目。曾国潢等代他营建的"一等毅勇侯第",三进八横,大小房屋120余间,巍然特立于荷叶镇上。
不但自己没有做到"一贫如洗",对他人,曾国藩也没能做到"一身正气"。曾国藩十分尊重官场潜规则,庆吊往来,礼数十分周到。而且和大部分官员一样,他请客送礼,有时用的也是公款。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曾国藩确实又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清官。他终生生活俭朴,"夜饭不荤"。晚年位高名重,其鞋袜仍由夫人及儿媳女儿制作。在现存资料中,我们找不到曾国藩把任何一分公款用于个人消费的记录。相反,他倒是经常以自己的养廉银来周济他人,或者垫补公款之不足。由于生前多次"散财",及至身死,曾国藩只存银万余两,办理丧事都不够用。
一般来讲,清官往往很在乎"清誉",然而曾国藩却唯恐得到"清官"之名。他多次告诫自己的儿子说,"散财最忌有名","一有名便有许多窒碍"。身跻高位之后,他一直以清廉之名为惧:"余生平以享大名为忧,若清廉之名,尤恐折福也。"所以他的"清廉",只求问心无愧,不求为人所知,内心操守坚定,表面上和光同尘。他的一生,可谓既"清"又"浑",以"浑"为表,以"清"为里。这种居官行事方式,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