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崂山在道教中的影响有哪些? - 爱问答

(爱问答)

青岛的崂山在道教中的影响有哪些?

中国现有基督教、夭主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五大宗教,前四者属世界宗教,只有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崂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崂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崂山道教的形成和发展
  崂山古称“神仙窟宅”、“灵异之府”,崂山道士更是名扬天下。纵观崂山道教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萌芽阶段。崂山气势雄伟,峰峦叠嶂,深涧幽谷,山海相连,秀雅逸,整个山区绵延370多平方公里。自春秋战国至秦代,一些具有道家思想的人士,进山敬仙,炼丹采药,这就是崂山道教的萌芽时期,这个时期史志多有记载。据《即墨县志》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尝登劳山得灵宝度人经。”秦始皇从琅哪去芝果途中曾到过崂山,并命方士徐福出海求长生不老药,也曾从崂山徐福岛出发的。这都是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具体体现。
  初创阶段。据《太清宫志》记载:早在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曾做过上大夫的张廉夫就弃职在这里建了一座生官庙,供奉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神位。两年后又增建了三清殿,供奉三清(即太清、上清、玉清)神像。至此,整个道观正式称为太清宫,这里是崂山最早的道家活动场所,张廉夫为螃山的第一位道士,随后不少名道来此进行修炼,陆续增至近百人。现在太清宫三官殿院内的两株古银杏树和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殿院内的古柏,都是当时栽种的。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张廉夫委托弟子刘方清、赵冲虚等主持宫事,自己回到江西潜居鬼谷山三元宫。他以后又多次来崂山,带来江南各道观的经书和经韵曲牌,逐步充实了太清宫的道教文化,张廉夫对崂山道教文化的创建起了重要的作用。
  发展阶段。东汉以后,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崂山道教总的趋势是发展的。特别是唐王朝的建立,曾一度把道教定为国教,各地道人、方士来崂山出家为道,避世隐居的人越来越多,宫观庙庵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道教文化广为传播,初步确立了崂山道教在中国北方道教中的领先地位。这期间,先后修炼出李哲玄和刘若拙等知名度较高的道长。
  鼎盛阶段。金、元时代是中国的北方全真道大兴时期,这个时期以至后来的明、清,崂山道教达到了鼎盛阶段。南宋末至元初,以邱处机为首的王重阳的七弟子(即长春子邱处机,字通密;长生子刘处玄,字通妙;长真子谭处端,字通正;丹阳子马任,字玄宝;广陵子郝太古,字大通;玉阳子王处一,字净道;清静散人孙不二,字坤传),亦称“北七真”,在崂山传教,建立了七派(即龙门派、随山派、南无派、遇仙派、华山派、箭山派、清净派),使崂山成为中国北方的全真派中心。据牟平地方志记载,金天会十四年(公元1136年),邱处机等七人在山东宁海州(今牟平)从师王重阳,学习道法玄学。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邱长春与刘长生同其他道侣由宁海昆仑山来到崂山太清宫,大力传诵道教文化,“讲道传玄,宏闻教义,道众大悦,各受戒律”。后来刘长生独留太清宫,讲授经典,著书立说,创“随山派”,道众归宗,道场大兴。邱长春云游后回到故乡栖霞太虚宫。邱处机所创道教七十二丛林,峙山太清宫列为第二。邱处机曾应成吉思汗之召,随其西行,他借机向成吉思汗进谏,宣传“敬天爱民为本”、“节欲以修身,爱民乃永国”等道家思想理念。成吉思汗奉他为“神仙”,赐虎符玺书,命其主管天下教事。成吉思汗给邱处机和地方官员的‘怪旨”,刻在三皇殿正殿
  外左右的墙壁上,系元朝天乐道人李道谦书。邱处机一生七到崂山,留下}0多篇诗作和多处摩崖石刻。太清宫有他四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海雪茫茫不见涯,潮头只见浪翻花,高峰万叠连云秀,一簇围屏是道家”。他为崂山道教文化的兴盛做出了重大贡献。总之,这一时期,由于七真道派的兴起,崂山道教无论教派和庙庵道徒之众多,还是说法阐教和经文韵牌内容之丰富,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成为中国道教的北方活动中心。从明末至清中叶,是螃山道教历史上第二个兴盛时期。蒋清山、于一泰,以及北七真各派传人不断修建宫观庙庵,规模不断扩大。蒲松龄、王渔洋等大文人也多次到太清宫等地旅居,对峙山道乐经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蒲松龄的小说《崂山道士》被世人传诵,为峙山道教文化增色。这个时期道观在峙山星罗棋布,初步形成了“九宫八观七十二庵”的格局,崂山道教的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
  二、崂山道教文化的内涵
  道教始于后汉张道陵所创天师道,俗称“五斗米教”,北魏寇谦之改革天师道,至宋、元时发展到80多个教派。其中主要有两大派:南宗起于辽刘海蟾所创正一派,北宗起于金王重阳所创全真派。
  道教是从巫术、方士演化而来的宗教,其信仰、理论、修炼、音乐和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崂山道教信仰的神,大部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如太上老君(老子李耽).三皇(天皇伏羲、人皇轩辕、地皇神农)、天后(林默娘)、东华帝君(王玄辅)、吕洞宾、关羽、岳飞和十大名医(华陀、叶夭士、皇甫谧、王惟一、孙思邀、李时珍、钱乙、张仲景、王清任、扁鹊)等,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和逸闻很是吸引人,有些也很有教育意义。 崂山道教理论的基础是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有深刻的辩证思想,致使崂山道教注重修道养德。尤其是峙山全真教龙门派第四代传人孙玄清,在明初名道张三丰的协助下,创立的金山派已超出自我修炼的思想,主张住丛林、重修行、为民治病、见义勇为,体现了崂山道教的特点。因此,金山派又被称为“崂山派”。
  崂山道家修炼讲究内丹、导引和武术。内丹,是以精、气、神为主,称为三华。内丹炼成,人可分身,可成神成仙。小说《峙山道士》就是按照这种说法加以塑造而成。导引,是引气、按摩、漱咽、肢休运动的一种健身术,崂山道士寿命长,与这种健身术是分不开的。武术,是张三丰的武当派真传,包括拳法、剑术、气功、点穴等,这是金山派的必修武功。
  崂山道教音乐,是吟经时专用的一种经歌,有曲有词,是我国民间音乐的一部分。崂山道教音乐分为功课经、应风经和琴曲道歌。功课经是每天诵吟的经文,应风经是“祭祀”时的经文,琴曲道歌是炼气功的歌曲。崂山道教音乐盛行时期,曾一度成为北方道教音乐的中心。
  崂山道教文学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碑刻、题字、游记和诗词,多为历代文人名士的作品,以颂扬崂山风光和道家为主题。在崂山道教文化发展史上,元朝的道教领袖邱处机起着重要作用,他在崂山留下了四十四首诗词,以点景、抒、深化意境的手法,反映了崂山的风光特点。“三围大海一平田,下镇金鳌上接天”、“群峰崂拔下临渊,绝顶孤高上倚天。沧海古今吞日月,碧山朝夕起云烟”、“鳌山三面海浮空,日出扶桑照海红。浩渺碧波千万里,尽成金色满山东”等佳句被游人传诵,赞不绝日。历代许多名人,如张廉夫、郑康成、李白苏轼、文征明、赵孟;颐、兰田、陈沂、黄宗昌、顾炎武、王渔洋、宋荔裳、郑板桥、高风翰、蒲松龄、康有为、郁达夫、减克家等都留下了名句,为崂山的道教文化增添了色彩。
  三、崂山道教文化与宗教旅游
  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获得知识、欣赏艺术和领悟哲理的一种特殊的空间活动。因此,宗教文化就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能对景观起渲染作用,对旅游者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宗教朝觑是较早的旅游活动,至今仍是世界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因而一些宗教圣地也就成为重要的旅游热点地区。我国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鹤鸣山和山东崂山等道教圣地,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崂山是道教圣地,著名的宫观大都依山面海而建,素有“海上宫殿”之誉。崂山道教主刹太清宫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峙山道教的开端。它位于崂山东南部的太清湾畔,背依7峰,南临大海,气候温和,林木繁茂,有“峙山小江南”之称。宫中的主要建筑有3座庭院,一改庙宇三进院落的纵深布局,而是将其平列在一条线上,各开山门,自成院落,又相互沟通,别具一格,具有很高的宗教旅游价值。
  太清宫诸多楹联中,有一幅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写有老子《道德经》中的两句名言:“天下有道,行马走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以郊”,充分显示老子朴素的辩证思想,令人深思,这是崂山道教文化的精品。“一匕真”之一的邱处机,在太清宫留有“海雪茫茫不见涯,潮头只见浪翻花,高峰万叠连云秀,一簇围屏是道家”四句脍炙人口的诗句,以及遍布全山各处道家、名人的诗词、题记等,是对道教教义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文化遗产都是崂山宗教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崂山东部上苑山北麓、仰口湾畔的太平宫,规模不大,环境幽静。踏入宫门,影壁上镌有“海上宫殿”四个醒目的大字,据说是宋代建宫时留下的墨迹。宫内原主奉玉皇大帝,随着人们对偶像崇拜的变异,海神娘娘已取代了玉皇大帝的宝座,这是峙山渔民着眼于海上生活而对寺院偶像的改革,改革之风徐徐吹进了宫庙。新型的海神娘娘,姿态妙严,慈祥端庄,她是海上渔民的太平仙子。宫的周围险峰奇石,珍木异洞,山海相映,景色极佳。这一处胜迹对我国沿海旅游者,特别是渔民,甚至东南亚一带的教徒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崂山摩崖石刻分布在山海、名胜古迹之间,是一座镌刻的文化宝库。仅与“海”字相连的题刻就有“山海奇观”、“天风海涛”、“莲池海会”、“海波参夭”、“东海峙山”、“浴日观海”、
  “海上名山第一”等,这些刻石均出自历代名家之手,书法俊逸,多姿多采,是古人对崂山得海独优的赞誉,有些也是螃山的道教文化遗产。世界各地的游人、书法家、石刻家和朝拜者,观看后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道教圣地崂山著名的道长有张廉夫、李哲玄、刘若拙、邱处机、刘处玄、张三丰、徐复阳、李志明、齐本宁、刘志坚、耿义兰、孙玄清12人,其中,除张廉夫、刘志坚、耿义兰以外,其余9人均受过皇帝的救封。他们及其他的道友,留有不少的传说、故事等,特别是蒲松龄老先生写的《崂山道士》人人皆知,使得崂山道教更名扬四海,为U劳山发展宗教旅游提供了难得的条件。
  参考文献
  l、《宁海州志》、《即墨县志》、《太清宫志》.
  2,《论峙山道教文化》,孙文昌,区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集旅游教育出版社。
  3,((源远流长的崂山道教文化》,青岛缘何成历史文化名城,市炎黄文化研讨会作注解(会刊),青岛市炎黄文化研究会
  编,1995年12月。
  4,((崂山的道教文化)),董玉明,青岛炎黄杂志,1994年第1期。

  上面的如果嫌太麻烦,简而言之:
  崂山道教源远流长,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道家、方士活动,同时道学理论也蓬勃发展。

  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罗浮山道士李哲玄来崂山太清宫,建三皇殿,供奉中国古代的三位传神人物:伏羲、神农、轩辕。截至北宋年间,崂山有四处道教宫殿,即太清宫、太平兴国院、上清宫、神清宫。

  宋朝以来,崂山的道教宫观建筑一改前貌,建筑规模和气势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堪称首座。

  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全真七子来崂山太清宫,尤其是成吉思汗敕封丘处机为“神仙”,赐以金虎符令掌管天下教事后,崂山道教的发展进入了极盛时期。南宋灭亡后,末代皇帝的两个妃子谢丽、谢安来到崂山太平兴国院隐名修道,二谢将宋朝宫廷音乐融入崂山道乐中,对崂山道教经韵曲牌和道乐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对后来的崂山道乐和本地区的应风乐都有很大的影响。

  金、元、明三代,崂山道教活动场所有增无减,崂山各处的道教数量也在这个时期剧增。元朝建的庙宇有:华楼宫、玉清宫、聚仙宫、黄石宫、遇真宫、凝真观、大崂观等。

  明亡后,明宫廷内的后妃蔺婉如、养艳姬来到崂山入道,又一次把宫廷音乐充实进崂山道教音乐中,使崂山从清初到民国,成为北方最有名气的道乐基地。

  崂山在漫长的道教文化长河中,吸引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一代代“天之骄子”;也吸引了大批的文人、才子、达官、墨客,为崂山留下了无数诗赋词文和笔墨刻石。崂山道教继承、完善和发展了我国中医学、养生学、气功、武术、哲学、宗教文化、道教音乐等方面的优秀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关标签:青岛崂山

下一篇:崂山旅游门票有三种,不知游览的差别?

上一篇:青岛栈桥到崂山,我现在在青岛的栈桥,从这里到崂山怎么走啊?

热门标签:
怀孕 结婚 直播 八字 梦见 星座 处女 算命 解说 南山 运势 解梦 暧昧 平顶山 八卦 景德镇 灵山 香山 崂山 长白山 葫芦岛 冰岛 圣托里尼 天山 茅山
最新更新:
小型的活泥鳅苗喂鱼直接喂活的能行吗银龙鱼可以喂泥鳅吗 大龄男人花了五千多块钱都没有脱单,就是三次相亲和一次网聊半年后的面基(往返车费就花了一千五百块钱), 其他鱼都正常,只有一条鱼总站着喘气,需要单独充氧,它的食欲却很好,请问是怎么回事? 希望大家帮我看看是我做错了吗? 东北收粮季节是几月份 雀鳝到底能不能养在没有过滤系统的玻璃钢或塑料箱里 福建龙岩市长汀县2022年槟榔芋种植共有多少亩 这是什么品种的兰花,养了7年,一株最多四叶,分了好几盆,就是莫有花 专家号还是普通号那个号好? 直径为50cm的石楠冠丛高多少 某男孩拍照做姿势都做起要他什么一样,啥类型的? 懂用易经八字起名字的进 有哪些好听的女孩笔名 职高女孩子选什么专业比较好? 大佬有情侣网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