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彭荆风的《深情写梨花》 - 爱问答

(爱问答)

谁有彭荆风的《深情写梨花》

写梨花———谈《驿路梨花》的写作(彭荆风)


多年的写作经验使我觉得,一篇作品能否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关键在于作品是否有特色和新意。尤其是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作品,更要把那里特有的瑰丽色彩描绘出来。这不单纯是从风景、服饰等方面着眼,而要融化到人物的性格、语言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没有亲身的感受是难以意会、言传的。

 

我从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以来,三十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生活。云南是个风光绮丽的地区,有二十多个兄弟民族,山光水色,风俗人都极其迷人。解放初期我曾在澜沧江左岸的卡佤族、傣族、拉祜族、哈尼族地区做过较长时间的民族工作,剿过匪。成为专业作家后,足迹又遍及云贵高原横断山脉两侧的红河、怒江、大盈江、都柳江一带苗、瑶、侗、苦聪人聚居的山寨。对这些民族的过去和今天有较深的了解,对他们的欢乐和痛苦也有较强的感受。创作的生命系于生活。所以,我五十年代初期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卡佤部落的火把》,与别人合作的电影剧本《芦笙恋歌》《边寨烽火》,打倒“四人帮”后出版的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绿色的网》,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都是以边疆生活为题材的。因为,我熟悉边疆人民,写起来,就有感情。作家的感情是很重要的,有了深挚的感情,不仅平常能观察入微,写起来也能爱憎分明,如实地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来。

 

我写《驿路梨花》是在被迫搁笔多年后的1977年秋。那时,党中央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我觉得经历了十年浩劫,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被“四人帮”破坏无遗,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向雷锋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但,我不满意那些平铺直叙的图解式的文章;反对那种用口号代替行动、用政策代替人物性格的写法,那只会把雷锋精神写歪、写干瘪,不能有效地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我认为既然是文艺创作,那就必须从生活中来,用自己深受感动的故事和人物去感染读者。

 

我对雷锋精神是这样理解的,它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风尚,以及今天社会中的共产主义教育紧密联系的。雷锋从历史中、生活中、群众中、党的教育中吸取营养,成为一个崭新的典型形象,这种雷锋精神又推动了千百万群众向着共产主义的境界迈进。

 

云南边疆民风淳朴,尽管他们并不把学雷锋的口号挂在嘴上,但他们却一向有助人为乐的好习俗,好客、热情关心他人。我在他们竹楼里做过客,养过病,也曾和他们一起跋涉远行,钻老林,爬大山,睡过无人的山间小茅屋,也常在大树下肩并着肩露宿……一想起这些,许多动人的故事和我的好朋友们的音容笑貌,都会在我眼前出现,使我心情激动,难以平息。

 

“三中全会”以后雷锋精神又受到人们的重视,我的记忆的闸门也被叩开了,我想起了边疆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我想到了我曾见过的那深山大岭里的小茅屋(那只是为方便旅人,并无他求),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小茅屋做点儿事的先行者。想到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我立即拿起笔来。

 

人物、故事熟悉,写起来也快,可说是“一气呵成”,下午三点开始写,七点钟完成。放了几天,请一位老同志看了看,又改了一遍,这就是今天的《驿路梨花》。这篇小说的情节,现在看来大致是五层:

 

1.“我”和老余见到小屋,不知从何而来?

 

2.水足饭饱后怀着满意心情猜测;

 

3.我们和老猎人之间的误会;

 

4.遇见梨花的妹妹;

 

5.最后点题、点人。

 

有的同志说,这篇作品写景、写情、写人都有诗画的意境,而且比较简练。说老实话,我在描绘高山、梨树林、月夜、茅屋,以及老猎人、小梨花、过路人等时,并没有过多考虑应该多写哪些,少写哪些,哪些应该着力渲染。因为我熟悉山区景色、茅屋情况和所写人物的性格,只是修改时,才仔细做了一番斟酌润饰。但删削、添改不多。这说明,一个作家只有写他熟悉的事,才能写得顺理成章。

 

我为什么要以哈尼族小姑娘梨花她们为主来落笔展开故事呢?这是因为她们小,代表未来。如果写成人,写党支部书记,这在《驿路梨花》的特定环境中,可能不会有小姑娘们那么活泼感人。而且,作品是要给人影响的,小姑娘们都能乐于助人,我们成人如果还不如他们,不是更应该感到惭愧吗?

 

当然,写小孩要像小孩,不能写得比成人还能干,还高明。那不仅难以把小孩写好,也难以使读者信服。我们只能从小孩的特点出发,写得恰如其分。也就是说,刻画人物首先要准确。写得准确才会真实、生动。

 

作品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的,因此也就常有人问我:“是你的亲身经历吗?

 

是真有这么一个故事吗?”

 

有一篇评论《驿路梨花》的文章中,说了这么一段话:“如果容许猜想,那么大概是真有其事,但作者把它写成文章时,却有提炼,有夸饰、有点儿虚构。这就是说,事情的具体发展,不一定是完全这样,只有经过作者的巧加安排,悉意提炼,才显得如此完整、如此引人入胜。”此话说得很对。有了生活,有了素材,还需要提炼、剪裁。这种提炼、剪裁,不仅是文学技巧问题,而且取决于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力,这种观察不同于一般地看待生活,要有文艺感,要从文学的角度取材、构思。作品来自生活,生活里的事却并不都能成为作品。有人认为,生活里有的都可以写,那说明他还不会写作。生活里再真实、再“完整”的故事,到了作家笔下也必须有所取舍。有了生活,只是写作的准备阶段,能够深刻地理解生活,典型地表现生活,才算进入了写作之门。这就要求我们多读、多写,提高自己的艺术功力。多读、多写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生活。丰富的生活又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和写作,这是相互关联的。

 

如果不是长期在边疆生活,我是难以写出《驿路梨花》的。最近,我和老作家艾芜同志做了一次长谈,他举了许多事例鼓励我多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用简练的词句生动地描绘山川景色以及精辟地表达人物感情。这是老一辈作家的经验之谈。我就是读了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引起了我对过去在哀牢山区梨树林中穿行时的回忆,而写出了那一段梨花盛开时的树林夜景的。诗人的好诗引起了我对生活意境的回忆,增添了作品的光彩。

 

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怀着深情的时候,你才可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我正是怀着抒发自己对一代新人的崇敬心情来写作的。他们的情操是那么高尚,那么富于诗情画意,我怎能不努力去表现他们呢?可惜我受“四人帮”迫害多年,《驿路梨花》是我坐了七年监狱后,重新提笔的第一篇作品,文笔荒疏,难以写得更深刻,更感人,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选自《语文学习》1981年第8期)


相关标签:

下一篇:找一本穿越古代的小说

上一篇:科技活动中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培养

热门标签:
控制 天下 西游记 祝福 三国演义 斗罗大陆 隋唐 灵魂 童年 左耳 复活 项链 斗破苍穹 蝙蝠 校花 勇气 风流 黑客 盗墓笔记 神武 魔域 小爱 完美世界 全职高手
最新更新:
岳飞e思维资料分析的课程怎么样呢? 开始征服的武侠位面的修真小说。 为什么把太监叫公公? 鲁迅写藤野先生的时代背景 商山早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书戴嵩画牛出现了两次笑,谈谈你对这两次笑的理解。 由渌罗山至桃园县记全文翻译,急!在线等 谁有苏派的所有小说麻烦发一下,我想要TXT版的,可以在百度网盘或者迅雷中下的,谢谢。 音士顿录音笔能看小说吗 简一的超高门板工艺是什么? 金田起义的标志是什么 《公司法》全文共多少字? 春秋战国为什么存在时间重叠 禅让制和世袭制的利弊 《红星照耀中国》中红色外交第一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