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优惠政策是什么 - 爱问答

(爱问答)

通辽市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优惠政策是什么

     扶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优惠政策(简称“民贸民品政策”)已持续六十多年,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特殊需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少数民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十二五”以来,以财政、金融和税收为核心内容的民贸民品政策继续执行,本文主要分析民贸民品政策中民品政策的执行况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有关概念解释 

   1.概念解释 

   民族贸易县:既是民族自治地方县,又是国家级贫困县,435个,简称“民贸县”。 

   民族贸易企业:在民贸县内经销民族特需商品、生产生活必需品以及收购少数民族农副产品,承担民贸县送货下乡任务、在民贸县设立贸易网点的省、州级民贸公司,且销售额或收购额、销售额收购额合计占比不低于20%的企业,简称“民贸企业”。 

   民贸政策:扶持民族贸易企业的政策,简称“民贸政策”。 

   民族特需商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是为保障和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特殊需求而生产的商品,具有一定的特需性、广泛性、稀缺性、继承发展性和不可替代性,共计十大类500多种,以《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目录(2014年版)》为依据,简称“特需商品”。 

   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通过国家审批,定点生产民族特需商品的企业,分布于全国各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必须生产民族特需商品中的一种或多种产品,必须直接服务于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需要,可动态调整,简称“民品企业”。 

   民品政策:扶持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政策,简称“民品政策”。 

   2.概念间的内在关系 

   特需商品是民品企业在全国各地为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特殊需求而定点生产的产品,是民贸企业在民贸县经销的主要商品。特需商品供应的对象是全国各地有特殊需求的少数民族,民贸县内流通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民品企业是特需商品的生产者、供应者,是民品政策落实的主要载体,是落实民品政策的执行者,也是民品政策的受惠者。民贸企业是特需商品的经销者、流通者,是民品政策落实的主要载体,但民贸企业主要是民贸政策的执行者和受惠者。 

   民贸县的确定是民贸企业认定的前提和标准,民贸企业销售产品和收购产品主要在民贸县范围内开展。特需商品的确定是民品企业确定的前提和标准,民品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必须是特需商品目录中的一种或多种。 

   扶持民贸企业和民品企业的政策为民贸民品政策。自建国以来,民贸政策和民品政策相伴执行,一直延续至今。 

   二、民品政策执行况 

   “十二五”期间,惠及民生的民品政策继续执行,执行情况大致如下: 

   1.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政策内容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民品政策继续执行,主要内容(见表1)。 

   同时,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并完善《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民族贸易企业网点改造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办法的制定出台,不仅规范了执行民贸政策的程序,而且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分工和职能。 

   民品政策的落实涉及民族工作、财政、人行等相关部门,各地相继成立了民贸政策落实工作领导小组或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完善了各相关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工作交流机制和协调机制。 

   “十二五”以来,民品政策在保持“十一五”政策延续性、稳定性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加大了扶持力度,增加了技改贴息扶持规模,对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和完善,使政策在不断的完善中服务于民生。 

   2.民品企业数量增加,贴息规模不断扩大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前四年,全国民贸和民品企业共计享受利率优惠的流动资金贷款约1 094.72亿元,中央财政贴息31.52元;民贸企业和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享受增值税减免数额为5.12亿元;中央财政共计安排民贸和民品企业技改贷款贴息资金9 701.04万元;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补助资金1.8亿元。“十二五”期间,共有1 903家民品企业,比“十一五”期间的1 857家增加了46家,增幅为2.4%。仅2013年,民贸民品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共计38亿元,技术改造和生产补助资金共计1.1亿元,按民品企业的正常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实行比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低2.88个百分点推算,民贸民品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已超过1 300亿元(见下页图)。 

   3.贷款行数量增加,便于政策的落实 

   “十二五”期间,可提供贴息贷款资金服务的贷款行增加至9个,分别为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贷款行数量的增加,使可提供贴息贷款的银行网点进一步扩大,利于各民品企业就近贷款,更好地落实民品政策。    4.企业发展模式多元,产业化步伐加快 

   优惠政策的实施使企业有充足的条件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完善自身发展、增强获利能力的同时,也加快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如,山东东营市推行了以民品企业为依托的“民品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有效经营模式,为民品企业有效参与农村帮扶工作探索出了新路子。截至2012年底,东营市依托民品企业成立了16家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涉及农作物种植、畜牧水产养殖、蔬菜生产加工等多领域,涵盖了包括农村90%少数民族在内的农村人口3万余人,每年可实现人均纯增收3 500元,部分少数民族户年纯增收10万~20万元。 

   同时,民品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边销茶、清真食品、服饰、家具等不同类别民品企业的产业化。如,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发展迅速,以吴忠清真食品产业园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已粗具规模,逐步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形成了涉及畜牧、屠宰、加工等相关产业链的衔接和延伸。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民品企业中清真食品生产企业产值为3 046.7亿元,上缴的增值税额为86亿元。 

   三、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民品政策落实地区间差距较大 

   部分地方对民贸政策缺乏重视、学习和研究,缺乏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使民贸政策落实受阻。部分地方对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供应工作不够重视,未能形成健全的工作机制,部分同志对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理解不深、掌握不透,对落实相关政策存在畏难情绪。少数部门的个别人员存在执行政策的尺度和标准过于宽松,甚至有人为制造障碍的问题。 

   部分地方民族工作部门、财政、人行等三部门相互协调、支持不够,造成政策落实难度较大。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企业对优惠政策内容和操作程序不够了解影响政策的落实。部分承贷金融机构对政策理解上有偏差,使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贷款较难。 

   表2表明,从各省区民品企业数量来看,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新疆等民族地区民品企业数量相对较多,主要得益于这些地区主导民品政策执行的民族工作部门对政策理解透彻,能及时沟通财政、人行等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监督检查机制,为民品政策落实搭建了良好平台。 

   2.现行政策限制较多、程序烦琐,民品政策落实受限 

   受现行民品政策中贷款基准利率、贷款期限、承贷银行、贴息资金到位时间等限制,民品政策落实受限。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执行基准利率,成为部分民贸民品企业享受民贸政策的门槛,限制了一些企业享受贴息政策,承贷银行实行基准利率基础上浮贷款利率政策,企业享受不到2.88%贴息。贷款期限规定为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使多年期贷款享受不到贴息。承贷金融机构目前只有9家,在承贷行之外的民贸民品生产企业贷款无法贴息。贴息资金的计算基数不合理,如,新疆每年下半年贷款数额大于上半年,根据现行每年一季度贴息推算得出全年预算金额总额不尽合理。 

   同时,现行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贴息资金的政策,存在截留或挪用贴息资金的可能性;且审批流程较多,可能难以保证贴息资金及时到位,影响企业发展。贴息资金于季度末支付,若不及时到位,影响承贷银行积极性。 

   3.民族地区缺资金、缺人才,优惠政策落实困难 

   部分民族地区财政压力大,技术改造贷款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许多民贸民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缺少风险保障,融资渠道少,贷款中又处于弱势地位,难以真正享受优惠政策。 

   部分企业对民品优惠政策理解不够,缺乏业务性人才,不能用好民品政策;个别地方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业务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民贸政策。 

   4.民贸企业认定较为混乱,影响民品政策的落实 

   传统的民贸企业认定标准难以适应新时期需求,且认定较为混乱。乡村一级民族特需商品的供应主要依托供销部门的网点,州县一级民族特需商品的供应主要依托省州级民贸公司的网点。由于改革后供销社已大都不存在,而省州级民贸公司或被变卖或被重组,公司性质及经营方向多已发生变化,不利于民品政策的落实。 

   一直以来,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民贸企业认定标准,各地对民贸企业的认定及管理比较混乱,影响民品政策的落实。如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仅州级认定的民贸企业就有793家,由于数量多、各企业参差不齐,非常不利于民贸网点的设立、运营,同时不利于及时有效的监管,并保障民族特需商品的供应。 

   四、完善民品政策的建议 

   1.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以制度保障政策落实 

   民品政策的实施从中央层面来说涉及国家民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从地方来说涉及民族工作部门、财政、央行分行、税务局、承贷行、民品企业等主体,这是一个系统、持续的工程,需要以制度来保障其实施。 

   建立部门沟通、协调、协作机制。从中央层面,进一步规范并完善由国家民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并指导各地方建立省(区)级、市(州)级和县级联席会议制度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让各部门联动,形成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监督、管理在内的联动、协作、监管机制。 

   根据由国家民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实施的《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指导各地方制定省区级实施细则,并因地制宜地制定配套措施,以制度规范民品政策的执行。 

   建立年度检查核定制度,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民品企业落实政策情况进行检查、审核,评估政策实效,核定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供应额度,保障政策执行渠道的畅通。 

   2.积极创新,减少限制,规范程序,不断完善民品政策 

   取消“基准利率”限制,由承贷行及民品企业自行定价,并在定价基础上,享受2.88%贴息支持。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承贷银行贷款利率一般高于基准利率,民品企业只能通过高于“基准利率”的利率获得贷款,难以享受2.88%贴息。因此,建议取消“基准利率”限制,按照利率市场化原则,自行定价。    适当延长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按现行政策,只有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才能享受贴息优惠政策,贷款期限长于一年的贷款难以享受政策支持,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进一步扩大贷款行数量,目前承贷金融机构只有9家,在承贷行之外贷款的民品企业难以享受政策优惠。 

   积极创新,保持政策生命力和延续性。如辽宁等省增设了省级“十二五”民贸企业和民品企业;新疆昌吉州等建立了民贸民品企业档案,准确掌握企业基本情况和特需商品生产供应动态;南宁等地建立民贸民品工作专项资金或专项奖励;新疆等地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投融资民贸民品企业。 

   3.加大宣传,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培训,提升水平。通过印发文件、解读政策、媒体宣传、举办讲座、知识竞赛、办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对优惠政策进行宣传。一是印发政策文件。及时将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印发给各级相关部门、企业,把政策文件精神及时、适时传达到各部门及企业。二是宣传政策。各级民族工作部门作为民品政策实施的牵头部门,要抓住一切机会,到基层民族工作部门、到企业、到财政、人民银行、承贷行等座谈,宣讲民品政策。三是办班培训,以会代训。各地民族工作部门协调财政部门、银行、企业等相关部门,通过组织专门培训会、以会代训等方式,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四是根据不同的主题,分专题设置学习班、研讨班,由民委、财政厅、人民银行、税务及企业等不同业务、不同主体的同志授课,从不同角度解读政策、宣传政策,共同探讨,协同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五是分层级对有关省(区)、市(州)、县民族工作部门分管领导、相关工作人员和定点企业负责人进行工作总结、经验交流,同时邀请相应层级的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人员参加,及时总结,适时调整。六是通过制作和颁发定点生产企业牌匾等形式,激励企业学习政策,用好用足用活民品政策。 

   总之,民品政策作为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及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牢牢把握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紧紧围绕服务民生的根本,以民品企业为载体,以政策为支持,高效、务实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过程中,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少数民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下一篇:在物流帮手上面办理超限证需要哪些流程?

上一篇:上海力友起重搬厂安装有限公司

热门标签:
银行 社保 保险 信用卡 现代 股票 支付宝 理财 利率 大众 彩票 期货 宝马 吉利 长安 本田 奥迪 阳光 丰田 比亚迪 长城 奔驰 别克 荣威 福特
最新更新:
供销药材通药材交易平台 供销药材通的注册收费么 全国中药材交易市场一共有多少家,比较大一些的 想做名企之家加盟商,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经营范围是建筑工程与设备租赁可以开建筑服务机械租赁费发票吗 经济技术开发区景园街属于哪个街道 食堂采购人员在采购水产品的时候,如何保证水产的成活? 急!做跨境电商,商品缺货导致客户流失,有没有拉客的办法 宣城有没有古井经销商 后续怎么申请,申请成功以后如何领药? 苏州社保6月份辞职9月份重新缴纳上算断了吗 基金会、项目办或平台具体地址在哪里 刚进币圈,有人介绍了j9bc币,值得玩吗? 有人分享数字货币投资的经验吗,都是买什么币啊? 多方共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