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了一个消息,忘了问北京同仁哪个专家,看这种间歇式外斜眼睛比较好。 - 爱问答

(爱问答)

刚刚发了一个消息,忘了问北京同仁哪个专家,看这种间歇式外斜眼睛比较好。

间歇性外斜视我觉得治疗好不好要根据实际况选择就医不要先下决断 你可以多找几个专家看看 然后根据反馈决定在那里就医更加有利于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

【定义】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患者仅能间歇性通过融合机制控制眼位正位,在精神不集中、疲劳或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后出现显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最为常见的外斜视类型,其患病率居各种共同性外斜视首位,大约为35.7%。

 

【发病原因】

主要与集合和分开功能之间平衡失调、集合功能不足以及融合功能低下有关。

 

【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较早,2岁前发病占25.8%~34.5%,平均发病年龄4~5岁。

2.斜视度不稳定,眼位随注视距离、注意力强弱、患者精神状态在正位与外斜视之间变动。当患者视近处时、注意力集中时眼位正常;而视远处时、疲劳及注意力不集中时或遮盖一眼人为打破融合时表现为外斜视。j特别注意有一种特殊类型间歇性外斜视,即: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常表现为反向斜视,患者视近时出现内斜视,视远时出现外斜视,当调节性内斜视纠正后多表现为外斜视。

3.多呈交替性斜视,单眼视力多正常。

4.间歇性外斜视很少发生弱视,多数患者有近立体视觉。由于外斜视多发生于视远时,患者看近的立体视觉得以保持正常。

5.无明显屈光不正,眼位偏斜与屈光不正无特殊联系。

6.在户外强光下“畏光”,喜闭上一只眼。原因不明,推测可能是强光刺激导致融合功能障碍,视远时出现外斜视,双眼视被破坏,通过闭眼消除复视和混淆的影响。

7 . 常合并垂直斜视、斜肌功能亢进、A-V综合征以及DVD等。

 

【分型】

根据视远、视近斜视度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基本型视远和视近斜视度大致相等,AC/A比值正常。

2.外展过强型 视远较视近斜视度大,两者相差≥15△。

3.假性分开过强型 初次检查时视远较视近斜视度大,但当单眼遮盖1小时或双眼配戴+3D球镜后,视远和视近斜视度大致相等。

4.集合不足型视近较视远斜视度大,两者相差≥15△,AC/A比值低于正常。

 

【治疗】

1.矫正屈光不正矫正屈光不正提高视网膜成像的清晰度,通过增加融合刺激控制外斜视、通常,近视患者应作全部矫正即便轻度近视,矫llj后仍能改善对外斜视的控制、儿童轻到中度远视通常不予矫正,以免加重外斜视。明显的远视、散光、脯光参差,均应矫正。

2.治疗弱视 合并弱视者通过遮盖主眼提高弱视眼视力,进而改善融合控制,减少外斜度数并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3.三棱镜 使用底向内三棱镜促进融合,但该方法很少长期使用,以免患者融龠降集合幅度下降i此法适用于患儿年龄过小需延缓手术或成人小度数外斜视的矫正,以减轻阅读时的视疲劳。

4.遮盖治疗 对轮到中度外斜视者,每天遮盖主导眼或两眼隔日交棒遮盖4~6小时,该方法的长期疗效并不确切。目前尚不清楚遮盖治疗的确切机制,推测可能与消除抑制有关,其本质应属于一种被动式视轴矫正治疗有学者认为,遮盖治疗对干年龄过小需延期手术的患儿有效,这些患者可以遮盖至不易发牛弱视的年龄再行手术治疗。

5.正位视训练 包括脱抑制治疗、复视知觉训练和融合训练等。该方法适用于外斜度小于20△、中心凹抑制尚未巩固的间歇性外斜视。这些方法可以单独进行,也可配合遮盖、负球镜治疗。部分学者认为,正位视训练对外斜度很大、中心凹抑制牢固、融合功能较差的患者无效。融合性集合训练仪适用于集合近点较远或融合范围小,且能良好配合的患者。集合训练本身并不能矫正眼位,不必因集合训练延误手术时机、更为重要的是,手术前尤其不应进行集合训练,否则容易出现术后过矫。总之,正位视训练的远期疗效尚存争议,其确切疗效有待深入研究。

6.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由于间歇性外斜视可以向恒定性斜视进展,许多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以维持正常双眼视功能。恰当的手术时机不仅可以维持患者视近和视远的双眼视功能,还可以避免由于手术过矫可能导致的弱视和良好立体视的丧失,以及随后可能出现的单眼固视综合征。

手术时机不仅取决于斜视角大小、显性外斜视出现的频率、融合功能是否良好,更为重要的是,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双眼视功能状态,一旦双眼视功能出现恶化趋势或视远时出现抑制性暗点、远立体视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则应及时手术。

有学者认为:4岁后能够配合检查、斜视角大于15△、同视机检查有运动融合损害、近立体视锐度大于60弧秒者应尽早手术。

(2)手术设计:术前应根据患者视远与视近的斜视度决定手术方式和手术量。有双眼视功能的间歇性斜视,于术设计量应为术后近期过矫10△以获得理想的远期眼位。

常用手术方式包括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同侧内自肌缩短术适合于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外斜度相对较小的患者同样可行。

(3)术后过矫的处理: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后短期出现10△的过矫应是颇为理想的结果,多数患者随着时间推移会转变为正位。若持续过矫(超过3~4周)则需及时处理,以免发生弱视。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过矫,首先麻痹睫状肌验光,若患者伴有中度远视,应予全部矫正。其次,使用底向外三棱镜(Fresnel压贴三棱镜)或交替遮盖治疗。高AC/A比值患者可以使用双焦镜。此外,也可使用肉毒杆菌毒素在内直肌注射治疗连续性内斜视。

若有症状显示肌肉滑脱则应子尽早手术探查,通常再次手术应在术后4~6个月进行。具体手术方式可以选择原后徙外直肌复位或联合缩短、内直肌后徙等。

(4)术后欠矫的处理: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容易出现欠矫。若融合功能良好,轻至中度外斜视可以暂时不予处理或采用遮盖治疗、正位视训练增加融合控制外斜视。此外,也可使用小剂量肉毒杆菌毒素在外直肌注射.,若外斜视复发或术后欠矫患者不能控制,则应选择再次手术。


下一篇:12岁,在四五岁的时候发现有间歇性斜视,平时不明显,只有在放松的时候看电视,愣神就会变成右眼外斜视。

上一篇:鼻塞,吐黄粘痰,嗓子干痛,有异物感,胸胀,是什么原因,怎么调理

热门标签:
医院 手术 耳鸣 离婚 中药 心理 减肥 感冒 白癜风 近视 手淫 失眠 咳嗽 子宫 孕妇 发烧 包皮 阴茎 前列腺 阴道 乳腺 抑郁症 宫颈 中耳炎 湿疹
最新更新:
神经性耳聋配哪种助听器好? 高血脂的一般症状——森迪? 为何夜宵易使人肥胖 宝宝3个月了,一不小心就红屁股了,怎么处理比较好呢? 牛皮癣秋季发病高是什么原因? 宝宝积食的身体表现有哪些? 站立不稳,说话非常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婴儿在4个月左右时,从吃母乳渐渐过渡到吃一些辅食? 哈萨克斯坦中药材哪些是准入的 几个月都不同方,老公非常厌恶我 心脏刺痛是什么原因但是人没有病!~ 小孩经常眨眼做怪相是怎么回事 三十多岁大人四肢无力,浑身无力是什么原因 长期染发,会影响头皮健康吗 抽动孩子频繁踢腿怎么办? 为什么小孩子也会患耳鸣症状?